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咸宁社科名录·徐赐甲

来源:咸宁社科联 时间:2016-06-02 稿件上传:Administrator

  徐赐甲,男,汉族,籍贯湖北通山,1960年9月岀生于通山县慈口乡。1983年11月参加工作,1989年6月加入中共,2006年12月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在职)。现任中共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综合科科长。2009年、2010年两次获全省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徐赐甲从1990年开始研究王莽,广泛收集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对比,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于2002年在河北《高校社科信息》第2期发表论文《王莽改制新议—兼评王莽研究》一文,被曾磊《自然灾难与新莾时期的社会动荡》一文引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河北学刊》2010年3月),被张涵静的毕业论文《岀土资料所见王莽时代若干问题研究》一文引用(2010年6月)。2004年6月岀版个人专著《王莽评传》(中国文学艺术岀版社),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较全面地评介了王莽的道德行为、政治主张、改革内容及改革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王莽研究提出了己见。认为王莽改制的重心是社会经济制度改革,其一些举措具有创建性和积极因素;王莽改革精神及其“民为重”的经济改革原则思想值得肯定。新时期评价王莽应该走出封建史学家的误导、对王田制性质和新朝农民起义目的的误解三个研究误区,以“公平诚恳的态度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永志教授为《王莽评传》写序时谈了自己的三个观点:其一,历史人物评价,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其二,在史料、史实上要“求真”,坚持历史的真实性原则。其三,在全面考察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标准。这实际是对徐赐甲评价王莽的态度和方法的认同。著名的《山海经》研究专家宫玉海授认为《王莽评传》“立意新颖,观点明确”。2009年《王莽评传》获咸宁市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3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举办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增刊发表《试谈共产国际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一文。2003年提出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应在湖北咸宁,以此为题的论文多次参加省级党史学术研讨会。执行主编《红色通山九十年》、《中国共产党湖北省通山县组织史资料》第四卷,参加编审《中共通山简史》、《中国共产党咸宁历史》第一卷、第二卷等十几本党史图书、资料。2014年参加中共咸宁市委党史研究室“咸宁思想库”《鄂南建立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研究》课题研究。  

咸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咸宁分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15-8126390 邮箱地址:hbxnsk@126.com
技术支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鄂ICP备16019635号

咸宁社科联官方微信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