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社科名录·戴国强
戴国强,男,1964年5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二级教授,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津贴专家,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主要工作:工作30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第一线,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和自身的执着与勤奋,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上为人师表、敬业奉献、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总结提出了“1234”办学理念、倡导实践了高职特色育人模式、研究探索了高职资源优化配置、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并以此理论指导办学实践。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在年度考核中多次评为优秀等次,近5年连续被评为优秀等次。
学术经历与学术成就:多年来一直从事高职教育管理、学生就业等领域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及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五项。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获湖北省第四届、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奖两项,获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一项,参加完成国家课题两项,其中获教育部教研成果二等奖一项;主编出版教材、专著六部,参编教材一部,其中主编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案例读本》等两部教材获湖北省高职“十一五”规划优秀教材一等奖;在《中国高教研究》、《职教论坛》、《教育与职业》、《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刊资料中心索引收录四篇,获国家、省级优秀学术论文奖八篇;2013年9月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同步发展的路径》一文,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社会影响: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创新地方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新思路,明确提出“突出一个核心、加强两种服务、铸造三大特色、完善四双制度”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魂,素质为基,技能为先”的育人理念,倡导“理实融合,产学研结合;三室合一,教学做一体”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反响和社会评价较高。提出的高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理论、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深受学术界和社会的赞同与好评。兼任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职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咸宁市政协常委、咸宁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