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工作亮点

来源: 时间:2014-05-30 09:04
    作为咸宁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建设咸宁、服务咸宁为根本宗旨,以“铭记历史,弘扬文化”为根本任务,积极挖掘、宣传和研究向阳湖文化,着力打造咸宁市哲学社会科学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搜集、整理史料,建立向阳湖文化历史档案
  搜集、整理向阳湖文化史料,建立向阳湖文化历史档案,填补当代文学史、社会史研究的空白,为理论研究做铺垫,为历史存档,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任务。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克服重重困难,多途径多渠道做好这项基础性工作,
1、搜集向阳湖文化人的各类著作。阅读向阳湖文化人撰写的各类著作是了解文化人思想、生活的重要依据。2013年,向阳湖文化的研究基地积极着手搜 集、整理文化名人的著作。我们通过向文化人索要、网上购买、书店采购、熟人捐赠等渠道搜集了一批向阳湖文化人撰写的著作,包括《萧乾家书》《沈从文家书》 《冰心散文集》等。这些著作为开展向阳湖文化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
2、整理采访录音。整理采访录音是一项费时、费劲的工作。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在采访文化人的过程中,录制了大量的音像资料。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成立 后,发动基地产业埋头“故纸堆”,认真整理录音资料。2013年,我们共整理了中华书局编审程毅中重返向阳湖的录音、采访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校长陈福 今、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向阳湖文化启思录的发言等录音资料,共计约5万字。
3、制作采访光盘。这是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的一项新的任务。为了便于保存和交流,我们将采访的文字资料、实物的拍摄图片、宣传向阳湖的发言材料、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的讲课课件等制作成光盘,先后制作了4种20多盘光碟资料。
4、建立向阳湖文化资料馆。为了便于保存史料、查找史料,我们根据搜集资料的种类,按照口述史料、回忆散文、诗歌、论文等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已完成了几十万字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外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资料收藏馆。
5、编辑《向阳湖文化开发大事记》。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后,开始着手整理研究、宣传、开发向阳湖文化的历史脉络,努力从以往的日记、报刊中寻找线索和有价值的材料。通过一年的努力,完成了近6万字的《向阳湖文化开发大事记》(1994年至2013年)。
6、采访向阳湖文化名人。采访文化名人是我们获取第一手史料的重要途径。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多途径、多渠道采访文化名人。 今年5月,在中心主任李城外的带领下,我们在北京先后采访了曾下放向阳湖的文化名人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校长陈福今、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人民美术 报总编林阳(向阳花)、《中华儿女》副总编辑陈安钰、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退休干部韩聪等文化名人,获得了较珍贵的历史资料。
二、做好向阳湖文化理论研究
  向阳湖文化研究是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的一项基本工作。2013年,基地成员在李城外的带领下,深入挖掘向阳湖文化内涵,认真研究向阳湖文化的时代意义,积极探索向阳湖文化产业开发路径和措施,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
1、积极申报社科课题
在充分占有详实史料的前提下,2013年,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着手理论探讨。基地先后申报了(1)全国行政学院合作课题《向阳湖名人文化的挖掘及产业 开发研究》;(2)全省党校系统课题《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以向阳湖镇为例》;(3)咸宁市社科课题《创建向阳湖历史文化名镇研究》;(4) 咸宁市社科课题《构建向阳湖生态文化旅游圈研究》;(5)咸宁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调研课题《向阳湖文化的保护及开发研究》;(6)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 会课题《弘扬荆楚文化  建设文明湖北》;(7)咸宁市委党校校级课题《群众路线在五七干校的实践研究》。在基地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所有课题均已顺利结题。(8)利用现有资料,积 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五七”干校始末》,目前,已经顺利通过了湖北省初选。
2、撰写理论文章
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后,我们充分发动基地成员,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开展理论探索。先后在(1)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全国核心期刊《江汉论 坛》;(3)市委党校校刊《咸宁瞭望》发表有关向阳湖的宣传文章数篇,如《党校与“五七”干校的关系研究》《向阳湖文化的挖掘及产业开发研究》等。
3、出版专著
经过多年的坚实和努力,向阳湖文化基地负责人李城外的著作《话说向阳湖——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被日本学者秋野修二翻译成日文(上、下),并在日本出 版发行,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此外,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还出版2期《向阳湖文化报》,每期发行量10000份,并向全国交流。
4、举办学术研讨会
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后,注重加强同其它社科研究团体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精心准备、周密部署,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1)今年8月,在咸宁市委党校与 周南文化沙龙联合举办“向阳湖的文化启思”研讨会,来自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孔子学会等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畅谈了 对于向阳湖文化的感受、研究思路;(2)今年6月至9月,在咸宁市委党校举办4期向阳湖文化读书会,来自市委党校、咸宁市委政研室等单位的12名研究生参 加读书会,大家踊跃发言,推动向阳湖文化研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5、发表有关学习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的文章
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十多年来不图名、不图利,把挖掘向阳湖文化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为咸宁市争得了荣誉,是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成员学习的榜样。 2013年,我们将自己的学习感受、心得汇成文字材料,先后在(1)湖北省《干部教育报》发表了《“书痴”李城外》;(2)在央广网上发表了《“文化愚 公”李城外》;(3)在湖北省政协《世纪行》上发表了《六00一李城外》等文字。
三、宣传推介向阳湖文化
  为了打响向阳湖文化品牌,使向阳湖文化走出咸宁,走向湖北乃至全国,成为推动咸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加大了对向阳湖文化的宣传、推介力度。
1、在课堂宣讲向阳湖文化
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以课堂为阵地,大力宣传向阳湖文化。基地负责人李城外(1)4月,在咸宁市委党校为春季主体班学员讲授向阳湖文化;(2)5月,在 国家行政学院大讲堂为领导干部讲授向阳湖文化;(3)7月,在省委讲师团为高校大学生讲授向阳湖文化;(4)8月,在《长江讲坛》为300多名听众讲授向 阳湖文化;(5)8月,在市委党校为咸宁市第二届招硕引博学员讲授向阳湖文化;(6)8月,在市委党校为咸宁市第二届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学员讲授向阳湖; (7)9月,在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开发指挥部为省委党校秋季厅干班学员讲授向阳湖文化。此外,受中央党校和湖北省委党校的邀请,李城外准备到今年12月赴 中央党校、省委党校为领导干部讲授向阳湖文化。
2、在电视、报纸上宣传向阳湖文化
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充分借助电视、广播、网络等平台宣传向阳湖文化。(1)7月,配合全国城市联合电视台记者拍摄向阳湖文化专辑,到向阳湖现场取景, 准备推出大型记录片《五七干校》;(2)8月,支持和配合《楚天金报》记者考察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采访向阳湖当地老百姓,在《楚天金报》刊发4个版面的 向阳湖文化专刊;(3)推动基地成员在《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周闻天下》等报刊上发表向阳湖文化散文、杂记、评论等。
3、办好网上向阳湖文化博物馆
网络是宣传、推介向阳湖文化的重要平台。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后,积极利用网络宣传向阳湖文化。(1)积极办好向阳湖文化个人博客;(2)努力办好向阳湖文化网;(3)配合新华网咸宁站筹办开设向阳湖文化专栏,筹备建立网上向阳湖文化博物馆。
4、在期刊、杂志上办好向阳湖文化专栏
向阳湖文化专栏是宣传向阳湖文化的重要平台,是扩大向阳湖文化影响的重要渠道。基地成立后,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在有关刊物上开办向阳湖文化专栏。 (1)在《咸宁瞭望》上开辟“向阳湖文化与五七干校”专栏;(2)在咸宁市委党校校园网上开辟“向阳湖文化与五七干校”;(3)在《咸宁周刊》上开辟向阳 湖文化专栏;(4)筹备在《香城都市报》上开辟向阳湖文化专栏。
四、接访相关人士参观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
  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后,自觉把接待国内外的各级领导干部、文化名人、专家学者等参观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作为己任。基地成员带领他们参观、考察向阳湖为向阳湖文化,寻访当地百姓,延续情感“香火”,提升向阳湖的知名度。
2013年,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先后接待了(1)德国学者、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Daniel Kose(中文名大牛)博士及夫人李洁(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美籍华人)到向阳湖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2)中国社科院编审董之林一行参观向阳湖文化名人 旧址;(3)广东市社科联有关领导、专家参观向阳湖;(4)宁夏石嘴山五七干校研究学者丁兆林、李树青;(5)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范军等人参观向阳 湖;(6)周南文化沙龙安德忆、梦泽等50多人专家参观向阳湖;(6)湖北省委党校秋季厅干班学员30多人参观向阳湖文化旧址;(7)《中华儿女》副总编 辑陈安钰参观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8)接待武汉、长沙等地的多名学者、游客参观向阳湖。
 五、支持、配合市区搞好向阳湖文化的开发工作
  推动咸宁市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正确的决策咨询,是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成立的目的之一。为此,基地成立后,积极支持、配合咸宁市、咸安区搞好向阳湖文化的产业开发。
(1)积极提供向阳湖文化人在干校期间生产、生活的照片,积极提供文化名人的采访录音、图片及题字题诗等珍贵史料;(2)协同咸安区联络向阳湖文化名 人及子女,积极提供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为咸安区采访文化人牵线搭桥;(3)围绕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及文化名人旧居,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为向阳湖 文化产业开发提供理论参考;(4)参加向阳湖文化博物馆布展、王六咀文化名人故居群保护现场会等活动,积极提供商讨性意见及建议;(5)尽心尽力提供各种 帮助,热心推动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加强自身建设
  为更好地挖掘、研究、宣传向阳湖文化,打响向阳湖文化品牌,推动咸宁市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鄂南强市建设服务,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1、积极参加省、市社科联召开的会议、举办的活动。根据省市社科联的安排,基地成立后,先后参加了湖北省社科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咸宁市第三届社科联表 彰大会等会议。会议结束后,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基地成员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开展讨论交流,撰写学习心得,为向阳湖文化的挖掘、研究、宣传把握正确 的方向。
2、组织向阳湖文化读书活动。2013年6月,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积极牵头,以基地为基础,以市委党校为依托,吸收品学兼优的青年骨干成立了向阳湖文化沙龙,不定期举办读书活动,着力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实力较雄厚的研究队伍。
3、组建城外中国五七干校资料收藏馆。在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的支持配合下,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经过精心准备、周密部署,在市社科联、市民政局的支持下,今年5月,成立了城外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资料收藏,为更好地开展向阳湖文化研究提供了便利。
4、举办、参与与向阳湖文化有关的社会活动。向阳湖文化基地成立后,积极加强同其它社科研究团体的联系、交流、合作,不断丰富了基地研究内容,而且开 阔了基地成员眼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先后举办、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活动。(1)今年5月,在市委党校召开了“庆祝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被列为国家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活动;(2)5月上旬,派基地成员董芳、钟璇赴信阳市罗山县参加“第二届五七小战士大聚会”活动,考察了国家外交部、物资部、一机 部、全国总工会干校旧址;(3)多次组织基地成员到《长江讲坛》现场听课,到周南文化沙龙参加活动,交流经验,吸取智慧;(4)派基地成员董芳参加市政协 组织的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实地调研活动,并执笔撰写调研报告,既支持了市政协的工作,由提升了基地的影响。
2013年,在市社科联的关心支持下,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有不足,如与市社科联的联系不主动、不积极;对基地的硬件建设投入 不足等。2014年,我们将在市社科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大向阳湖文化的挖掘、研究、宣传力度,主动、积极与市社科联及其它社科研究团体联系,争取取 得更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