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社科联年鉴(2013年)
【概况】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社科联、省社科院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市社科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主动作为,较好地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咸宁社科工作在省社科联、省社科院获得高度评价,在市州位次稳居前列。
社科普及活动扎实推进。一是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精神为主线,积极组织开展宣讲辅导。组织召开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座谈会,社科界十多名专家学者畅谈了学习体会;组织社科联干部职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发动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深入到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农村开展理论宣讲辅导80余场(次)。同时,组织社科工作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与实际工作,撰写理论文章,开展释疑解惑,并在《咸宁日报》、《学习生活》、“咸宁社科平台”网站上刊发。二是继续加强社科宣传平台建设。认真办好《学习生活》和《研究报告》品牌刊物。《研究报告》编发十一期,其中两篇获得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小强、副市长镇方松、曾国平、闫英姿先后就《温泉文化理念--“澡雪精神”》、《咸宁传统文化建筑恢复重建研究》两个课题作出重要批示。《学习生活》作为我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期刊,今年进行了全面改版,无论是封面设计还是内文编排,更加注重突出社科特点,注重发挥社科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信息传递的作用。同时“咸宁社科平台”网站作为市社科联窗口展示平台得到及时维护,实时向社会报道社科界最新动态,不断推进社科工作信息化。
社科研究工作卓有成效。积极推进“咸宁思想库”课题研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各职能部门重点工作开展重点课题调研上来。共计立项市级重点课题2项、委托课题11项,基地课题5项,预立项课题76项,为历年之最,其中两项课题还被“湖北思想库”立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市领导任振鹤、黄剑雄、王济民、镇方松、曾国平等亲自交办课题11项,市政府专门就此发文要求相关单位协助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市委书记任振鹤对年度课题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说“每期研究报告我都认真阅读,很有启发”。在组织社科工作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王建华主席参与了省社科院《积极打造国家级鄂南生态文化试验区》课题研究,该成果获省领导李春明、赵斌、甘荣坤批示肯定;对温泉文化进行研究,撰写了《温泉文化理念—“澡雪精神”》文章,在《咨询与决策》杂志和《研究报告》发表,获丁市长、镇市长、曾市长批示肯定,并转市园林局、旅游局、旅游新城领导研阅。
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影响广泛。一是以“推进鄂湘赣皖四省合作,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为主题,组织开展系列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受到各方关注和一致好评。二是积极加强与各地社科界的工作交流。东莞市、孝感市、鄂州市社科联(院)考察组先后来我市学习考察有关我市社科联(院)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各职能部门重点工作,促进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做法和成果。同时,双方就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社科普及、学会管理以及相关课题研究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市社科联还组织有关社科工作者赴贵阳市学习和工作交流,学习该市学会管理及科技普及推广应用的成功经验。
社科研究基地建设特色鲜明。切实加强五个市级社科研究基地建设,推动基地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特色课题研究工作。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积极挖掘、宣传和研究向阳湖文化,完成了《向阳湖文化开发大事记》(1994-2013),建立了城外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资料收藏馆,先后申报市级以上课题8项,在《学习时报》、《江汉论坛》等刊物发表有关向阳湖文化研究文章多篇。市绿色发展研究基地积极服务“实现绿色崛起”重大战略,深入开展战略性、对策性、应用性研究,先后完成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6项,院级课题6项。市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围绕金融经济领域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开展研究,完成各类学术报告及调查分析材料100余篇,其中获得人总行、省级领导批示5篇,省级以上获奖论文6篇。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基地发挥高校优势,先后开展了“不断激发咸宁市‘竞进提质’正能量的对策研究”等12项课题研究,面向校内外举办了20多场次的理论宣讲和科普讲座。市情研究基地紧扣咸宁发展实际开展科研工作,组织开展研究项目25项,获科研奖项10个;在《咸宁瞭望》上开设咸宁市情研究专栏,刊登有关咸宁市情研究文章9篇。
学会管理工作稳步提升。一是深入市直各社科团体、研究基地开展调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领导干部开展集中大调研活动的指示,联系部门职能工作,主席王建华带队对市级社科团体、研究基地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以“征求社团对市社科联工作的意见、了解社团活动情况和共同研究做好社团工作的措施”为内容,采取上门座谈的方式,共走访了市税务学会、市中心医院思政会、向阳湖文化研究基地等十个学会、三个研究基地。二是积极履行对新成立社科类团体的审批管理职责。对新成立的咸宁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认真做好业务管理和指导工作;对拟筹建的咸宁市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等团体,认真抓好资格审查工作,确保社科类团体的健康发展。
机关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完善社科联相关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转变作风的各项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社科联理论学习制度、经费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公务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文书管理制度、考勤休假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推动机关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二是注重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基础保障,加强督促检查,不断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三是加强机关硬件建设。按照有关部门要求,添置了专用电脑、档案柜,建立了专门的档案室,对本单位各类档案进行分类管理。
【召开市社科联三届三次全会】今年3月份,召开了社科联三届三次全会,副市长镇方松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三届二次全会以来的工作,颁发了“咸宁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2010-2011年度湖北省市州社会科学优秀社团奖”,举行了“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授牌仪式。
【社科普及乡镇行“四送”活动】10月25日,以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咸宁)基地为依托,以社科团体为主要阵容,在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的基础上,在赤壁市车埠镇组织了第二届“咸宁市社科普及乡镇行(四送)活动”。活动联系车埠镇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咨政作用,通过专家调研专题讲座、业务咨询、图片展示、现场送书画、现场讲解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宣传普及社科知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取得较好的效果。《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活动的盛况。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系列学习研讨活动】9月28日,由湖北省社科院、咸宁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3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学习研讨活动,以“推进鄂湘赣皖四省合作,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为主题, 9月28日上午举行了主题演讲会,下午举行了学术研讨会,9月29日和10月8日,分别举办了两场主题报告会,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应邀作主题报告。这次活动层次高,反响好,是我市第五届旅游节亮点活动之一。市社科联作为学习研讨活动的牵头单位之一,全员参与、全力以赴,认真制订论坛工作方案,不断完善活动细化方案;积极加强与省社科院、市委、市政府及其他各方面的沟通、联系和协调,做好论坛筹备的相关安排;配合市政府和省社科院做好重要嘉宾的邀请工作、会议组织和接待工作,为活动的顺利举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新闻网、《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岳阳日报》、《九江日报》、《安庆日报》、《咸宁日报》、《香城都市报》等十余家媒体对活动予以了充分的报道。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咸宁座谈会】12月18日,特邀请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等专家来咸宁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为咸宁发展出谋划策。市委书记任振鹤、市长丁小强、市委副书记陈树林等市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座谈会,共同探讨咸宁在“中四角”的发展机遇、战略定位,为推动咸宁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先行区、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市社科联领导名单
主席:王建华
副主席:刘志华 李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