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社科联年鉴(1988-2005)

来源:本站 时间:2011-03-16 稿件上传:Administrator

  1.机构

  1988年3月,咸宁地区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与地委讲师团(1985年5月成立,局级事业单位)合署办公。1997年9月,地委讲师团、地区社科联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内设办公室、教研室、学会编辑部;事业编制11个。2002年2月,内设机构2个(办公室、学会工作部),机关行政编制6个,工勤事业编制1个,主席1名、专职副主席2名。同年,市委讲师团撤销。

  表17-32               历任主要负责人一览表

 

 

  2.代表大会

  1990年1月,咸宁地区首届社会科学界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35人组成的第一届委员会及8人组成的主席团。1993年4月,咸宁地区社会科学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共有正式代表90人,特邀代表10人,会议选举产生46人组成的第二届委员会及其主席团。2000年10月,咸宁市社会科学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由32人组成的市社科联第一届委员会及10人组成的主席团。2005年12月,咸宁市社会科学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第二届委员会委员32人,主席团10人。

  3.学会工作

  1988年,全区有社会科学类学会、协会和研究会20多家。至1989年底,发展到50余家。1990年9月、1993年2月、1995年6月,全区开展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共评出一等奖11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60项、荣誉奖6项。

  1994年初,社科联举办全区首次社会科学成果展览,参展单位36个,展板53块,照片、资料近千件。省社科联和地委、行署领导胡永继、万维东、曾世民等参观展览。展览后拍摄电视专题片《满园春色关不住》,全面介绍全区社科学会状况。4月,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出台《学会工作量化管理考核实施方案》及其实施细则,整体推动学会工作朝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1995年底,全区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达73个,社科会员10余万人;陶淑琴、尹峰等4人被省社科联授予“学会工作积极分子”称号。1997、1998年,地区邮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财政学会等30个学会和104人,分别被评为全区社科系统先进集体、优秀学会工作者。

  1999年11月,市社科联与市科协、市文联联合发文,明确社科联是社会科学类社团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市社科联的主要职责是对全市社会科学类学会进行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至年底,市社科联编著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概要》、《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与实践》、《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毛泽东人才观论略》、《香港知识摘编》、《澳门知识问答》、《咸宁巨变20年》等书;编写出版有《鄂南工业企业手册》、《党的十四大文件学习宣传讲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材料选编》、《〈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材料选编》、《〈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学习材料选编》、《江泽民同志关于讲政治的重要论述学习材料选编》、《<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学习材料选编》等书,共计30000余册。2000年7月,社科联与市文联、市文化局等12家单位联合,开展书画艺术作品参加“走向二十一世纪湖北省书画艺术作品大展”活动,推荐参展作品200余件,获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16项,优秀作品奖若干项。12月,选送11件作品参加湖北省第二届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其中1项作品获三等奖。2003年,市财政学会、市金融学会等41家学会和36人,分别被评为咸宁市社科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005年11月,在全市社会科学界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举办2000年~2005年社科成果展览,10余家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展示一批社科成果。

  4.理论研讨

  1988年,地区社科联成立后,把理论研讨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广泛开展各类研讨活动。当年,召开“发展商品经济与坚持党性原则”讨论会和生产力标准理论讨论会,与会110余人,提交论文90余篇。1989年,举行党的建设理论讨论会和以“三个必然选择”为论题的研讨会,与会100多人,提交论文60余篇。同年,创办全区综合性社会科学杂志《理论思考》(季刊)。1990年,地区社科联举办干部学哲学理论骨干培训班;与省党建学会、地委宣传部联合召开党建理论讨论会。1991年,举办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培训班和中共党史辅导员培训班,近300人参加;举办学党史知识竞赛,印发竞赛试卷11000份;协助省社科联、省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心在蒲圻市召开湖北省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学术讨论会;协助省社科联在陆水召开第五次协作会;协助省社科联在阳新召开湖北省第一次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1992年7月,开展“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课题研讨。1993年,主办特色理论学习骨干培训班和“毛泽东人才观”研讨会;主办学《邓小平文选》理论骨干培训班,并在咸宁市永安办事处创办《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习试点。1994年,在咸宁市永安办事处召开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现场会,召开振兴鄂南农村经济和“邓小平发展观”研讨会;在咸宁市温泉办事处主办学习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试点。1995年,召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召开全区农村奔小康理论与实践研讨会。1996年,举办全区理论辅导员培训班;举办“三观”建设研讨会。1999年1月,《理论思考》更名为《学习生活》。同年,举办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2000年,召开学习贯彻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座谈会;举办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培训班。2001年,与《南鄂晚报》社联合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召开庆祝建党80周年理论研讨会、社科界庆祝建党80周年座谈会和学习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座谈会。2002年,召开学习江泽民视察中国社科院重要讲话座谈会。2003年,组织全市代表队参加由省社科联和省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知识竞赛,获第三名和组织奖。2004年,召开全市突出“一主三化”、发展区域经济理论研讨会、全市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和全市社科界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2005年9月,召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咸宁”理论研讨会。

咸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咸宁分院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715-8126390 邮箱地址:hbxnsk@126.com
技术支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鄂ICP备16019635号

咸宁社科联官方微信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