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湖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成立于1999年,原名为咸宁师专邓小平理论教学与研究中心,先后被评为咸宁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基地、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咸宁)基地、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咸宁)基地。
2015年11月3-5日,全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建设现场会在基地召开,基地的做法与经验受到普遍好评。
多年来,基地在省社科联的统一管理下,在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的指导下,在湖北科技学院党委的重视下,围绕创建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目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在品牌塑造中带动活动开展,在活动开展中推动机制创新,社科普及活动注重实效丰富多彩,有力地服务了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人文社科素养。
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四”:一是建设了四支社科普及队伍:120人的社科普及专家库,十大社科普及团队,湖北科技学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和湖北科技学院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二是创建了四大社科普及制度:调研工作制度,学术例会制度,社科指导员制度和课题管理制度。
三是打造四大科普及品牌:社科“四送”(送良策、送知识、送健康、送欢乐),社科“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的“六进”活动),大众讲坛(抓住思想引领这一主题和社科普及这一主线,突出重点,对准焦点,找准热点,努力在规范化运作、差异化定位、共享化发展求得新突破)和服务基层(开展了“百名教授博士走咸宁”活动、选派青年博士参与农村建设工作、成立了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等)。
四是开展四大社科普及活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特别是组织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在青年学生中进行宣讲),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咸宁地方优秀文化普及教育活动和建设社科普及示范村。
多年来,在省社科联、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基地组织开展了1200多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与普遍好评,主要体会可以概括为“四个一”:一是坚持把服务基层作为基地工作的指导方针;二是领导重视是基地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三是打造品牌是提升基地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四是合作联动是做好基地工作的基本方法。